國語「冷」
音lerng213/ㄌㄥˇ
台灣很多人念成nerng213/ㄋㄥˇ
也就是聲母的部分,將邊音讀成同部分的前鼻音。
以前小師弟就問過我這個問題,他說是前所長(也是客家人)問他的。
其實原因很簡單,我想到的原因,這個訛讀(音變)可以從兩個角度來觀察。
但無論如何解法我要保密,留著以後有可能考博班或寫論文/報告的時候寫。
ptt意見一大堆,有幾個人認為是受閩南語影響的。
那我想問:客家人也有人這麼講,為什麼跟客家人沒有關係?
我姊閩南語(母語)不會講,同一個家庭長大的我講lerng,為什麼她就講nerng,她lerng發不出來。
那些推文淨從歷史/語言接觸角度去切入,我只想說:真是受什麼訓練,就是什麼樣的思考。
吳語、西南官話、江淮官話……扯真遠
(泥來不分 或 n-l-不分)
j大從以下的閩南語/國語對應認為neng(nerng)就是從閩南語人類化而開始的
閩南語:國語
寧 ling:ning
能 ling:neng
冷 ling:?
得到~
? 就是neng
以上是錯的
我舉幾個例來反證
1)
同樣的音節結構:
令 ling:ling ×ning
玲 ling:ling ×ning
楞 ling:leng ×neng
稜 ling:leng ×neng
為什麼 :右邊的國語沒有人發鼻音n-?
要進一步確定是否受到閩南語影響,可以試著做以下的試驗:
拿 能、冷、楞、稜 這幾個例子去問熟練閩南語的母語人士以及會講閩南語的非閩南語母語人士,做一個比較。
ps.說是"台灣國語",其現象應該是j大說的相反情形:
如:將「能」neng說成leng。
2)
台灣閩南語本身並沒有n- l-不分
鼻尾韻之前的聲母不可以是鼻音
*NvN
*NvC
所以將國語的非鼻音說成鼻音[+N]
其實與閩南語的音節結構違背
所以並不是受到閩南語的影響
3)
如果j大的說法成立
請問:
非台灣地區的閩南語人說普通話,是不是也有將「冷」l-說成n-的現象?
台灣並不限台中人說nerng,其他地區也有
客家人也有說nerng的
所以並不是受到閩南語的影響
所以
問題的關鍵並不是從語言接觸來看
以上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